中國僑網9月17日電 據澳洲網編譯報道,澳大利亞聯邦內政部最新的學生簽證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的一年內,臨時畢業生簽證(485)申請數量達到創紀錄的68917份,大量國際學生涌入澳大利亞正在“淹沒”澳大利亞的就業市場。
中國為485簽證申請大國
據外媒報道,澳大利亞臨時畢業生簽證(485)被認為是世界上同類簽證中最具吸引力的簽證之一,因為它為國際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工作權利,并允許他們在學習后在澳停留2至4年。國際學生對其也尤為重視,因為它們被廣泛視為學生獲得永久居住權的途徑。數據顯示,在所有申請中,中國學生排名第二(約占總人數的19.5%),僅次于印度(29.8%)。
據悉,485類學生簽證的福利由來已久。2011年,吉拉德政府對學生簽證計劃進行了戰略評估,并于2013年放寬了485類畢業生簽證。具體來說,485類簽證持有者雖然不在澳大利亞技術移民職業列表中,但他們也被允許在澳停留2到4年,而不是之前的18個月。該戰略評估強烈支持擴大學生學習后工作的權利,因為這對澳大學和雇主有重大好處。同時,國際學生也將更有可能選擇來澳讀書,因為有更優惠的簽證安排。擴大工作簽證對澳大利亞大學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全球學生市場中持續生存下去至關重要。
學生簽證可從事各種工作
該報告還指出,國際畢業生在畢業后可以找到與他們所學專業無關的各種工作,工資和其他福利也將得到優惠支持。
與臨時技術短缺(TSS)簽證不同,持有485類畢業生簽證的人不需要具備任何技術職業清單上的工作資格。他們甚至不需要雇主提供一份正式的工作,不需要支付最低工資,也不需要找一份與他們的資歷相關的工作,或者要求一定的技能水平。基本上,485類簽證持有者可以為任何雇主從事任何工作或學習。即使他們找不到工作,他們的簽證仍然有效。
國際學生過多帶來工資壓力
然而,該報告忽視了該簽證對澳大利亞當地畢業生的不利影響,因為他們將面臨就業競爭加劇和工資下降的壓力。485類畢業生簽證的激增代表了一個積極的勞動力供應沖擊,并降低了澳年輕人的工資議價能力,進而對薪資構成下行壓力,還有國際學生被允許每周工作20小時或存在非法加班行為。
格蘭坦研究所(Grattan Institute)近日也發現,國際學生的大量涌入給澳大利亞的工資帶來了巨大壓力,尤其是對那些年齡在20至34歲之間的人,他們中的大多數(59%)從事低技能職業。但在持有學生簽證和打工假期簽證的工作人員中,從事低技能職業的人數甚至更多(約75%)。因此,澳大利亞留學體系的最大受益者是澳大學,它們從學費上漲中獲益,雇主也從工資成本下降中受益。(高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