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居住的這些年,時常有朋友問我:“中國好還是美國好?”
這個問題吧,真心不太好回答。平心而論,這是一個與祖國迥然不同的世界,思想理念、處事方式、價值取向都對我曾經的固有觀念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所以這個問題真不好回答,因為不太好比較啊。
我的祖國歷史悠久,有燦爛的文明,我愛她的杏花春雨江南,愛她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也愛她滿大街飄著香味的麻辣串、臭豆腐,更愛這里的親人、朋友和童年的記憶。而美國呢,于我而言是一個全新的世界,讓我從另一個維度去了解了這個世界,我也愛她的迷人的風光,愛她的包容,愛她的理性,愛她的人性化。
記得剛到美國的時候,看到汽車讓行人,不禁驚呼:哇,美國人素質好高!時間長了,才知道,這根本與素質無關,而是因為美國交通法規明文規定:行人權利優于汽車,任何時候,哪怕是行人不遵守交通規則,汽車都不能因為維護自身的權利,有意去傷害行人的人身安全。畢竟,人是血肉之軀,哪能與汽車的鋼筋鐵骨相抗衡?曾經就有朋友在校園內開車時因為沒有yield(屈服,讓位于)行人而被罰款八十美金,買了個大教訓,從此不敢再犯。
美國這種做事“講規則”的精神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美國,即使是非常小的一件事情,都要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然后所有人都必須參照去做,否則就會受到法律的懲罰。比如,美國人想釣魚并不能隨心所欲,而是必須辦理釣魚證。釣魚的過程中,太小的魚也是不允許釣的(有具體尺寸規定),即使抓到了也要重新扔回水里,體現了對物種的保護精神;美國21歲以下未成年人不允許飲酒,甚至買酒,因此超市收銀員首先要求出示driving license(駕照)以確認年齡。
我特別喜歡在美國購物,退貨方便是首要原因。
美國有一個全國連鎖的大型倉儲型超市叫Costco,商品涉及母嬰、蔬菜水果、肉類、衣服、圖書、家具、廚房用品……應有盡有。但它最大的賣點就是無理由退貨,而且無任何時間限制,也不要求商品沒有使用過,也就是說,哪怕是十三年前購買的忘掉在冰箱冷柜里的三文魚、已經用了幾乎整整一管的牙膏、甚至是圣誕過后枯死的圣誕樹,都可以拿來退退退!
我不是開玩笑,我說的都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只不過這種極品顧客比較少
美國人對待孩子,那真是沒得說
Baby(寶寶)在醫院出生,第一次坐車回家時,就必須按照法律規定使用carseat(汽車安全座椅),否則重罰;如果單親媽媽無力撫養孩子,可以告知醫院,孩子由政府收養,或者發放食品券,保證孩子和產婦有充足的營養補充;父母對孩子沒有打罵的權利,一旦有人報警,警察就會找上門把你的孩子抱走,而你很大可能需要花費一大筆錢請律師打官司把監護權要回來;帶孩子出門,處處都是綠燈,所有的人都會幫你、夸你的小孩cute(可愛),讓你覺得做爸爸媽媽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
任何事情,只要涉及到孩子,重視程度立馬上了好幾個level。
美國是典型的市場經濟,競爭激烈,每天都有公司開張或關門,失業在美國司空見慣,而不斷地學習也是美國人民早已習以為常的事情。很多人到了五十、六十還在不停地學習新的東西,然后去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開始新的工作(川普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為了滿足人們不斷學習的市場需求,美國除了培養高等人才的各種公立和私立大學,還有很多community college(社區大學),提供各種技術培訓,短則三個月,長約兩年,然后通過所在領域的專業資格證書考試,就能去找工作啦。
怎么說呢?中國和美國在我心中都好,一個是生我養我的祖國,一個是我現在生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