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到國外的人,需要面對的不僅有水土不服,生活習慣不同等各種困難,還會因為語言不同而感覺生活不便。接著會越發(fā)的感覺到孤單,因為不管做什么事都只能依靠自己。
而國外的制度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時間一久,又會開始想家,想親人,但是始終沒法見到他們。就算想要打個國際長途,都得考慮時差問題,最后,你還可能會遇到最難解決的歧視問題。
既然在海外的打工生活并不樂觀,那他們不選擇在國內(nèi)打工的理由又是什么?根據(jù)外國工友們的回答,大概可以分出下面幾類:
一、自由: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決定,不需要在意別人的眼光;只要遵循法律,沒有太多的限制。
二、物質(zhì)條件:工作法律完善,工作壓力小;基礎(chǔ)設(shè)施好,生活條件好;環(huán)境好,可以享受健康的空氣;國外有你想要卻在國內(nèi)買不到的東西。
三、尊重:在國外可以活的像個人,外國人想了解中國都會圍著你,成為焦點。
四、習慣:舍棄不了那么久工作習慣,因為習慣了,所以不想回去做了。
五、金錢:國外工資高,只要努力,你就可以過上你想要的生活。
六、精神滿足:在親戚朋友的眼里,自己也是出過國的人,混過國際工程的人。
看到這么多人的答案,可能有些人的第一反應(yīng)就是“作”,覺得他們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等等,但是如果我們靜下心來想想,這有什么值得批評的呢?每個人都有追求更好生活的權(quán)利,我們應(yīng)該尊重別人的選擇。
但是,至于國內(nèi)打工和國外打工到底哪一個才是更好的,我們只能說各有各的好處,我們并不能代表他人的想法,也許國外生活就像一個圍城,外面的人想進去,里面的人想出來。但是我們也看到還是有很多人當了“海龜”的,只能說生活本身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所謂的更好的生活是什么,忙碌而光鮮的生活,一群人對你低頭哈腰?還是,有著穩(wěn)定的工作,不錯的收入,一家人平安幸福的在一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我們不能活在別人的生活中。
試過出國打工之后就再也不愿意在國內(nèi)打工的人,相信他們也正是因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樣的生活,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畢竟我們都是為了生活,而不是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