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這句話說起來很簡單,其實做起來也很簡單,只需要一份簡歷,去世界看看的愿望就能很簡單的被滿足了。
中國人去海外工作的群體到底有多大?
根據中國商務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一年出境旅游的人已經突破了1.3億人次,約占我國人口總量的10%。2017年中國對外勞務合作派出各類工作人員52.2萬人,較比上年同期增加2.8萬人,而到了年底留在國外的各類工作人員為100萬人左右。
這其中包括了各行各業、各類人群,既有廚師、工匠、建筑工人等技術人員,也有市場營銷等高級管理人員,既有靠勤勞打拼的打工者,也有銳意創新的海外創業者。
但是我們應該知道一點,這個數據僅僅是那些中國出海企業上報到中國商務部門的數據,那么在這背后有多少沒有上報的數據,有多少海外企業直接招聘的,又有多少通過不正規途徑出國工作的,這些數據我們無從得知。
根據世界銀行報告指出,中國2017年收到海外工作人員的匯款總數為640億美元,僅次于印度位居世界第二。2017年收到海外匯款額最多的分別是印度(690億美元)、中國(640億美元)、菲律賓(330億美元)、墨西哥(310億美元)、尼日利亞(220億美元)、埃及(200億美元)。
甚至連人民網也忍不住對這些在海外工作的同胞們表示:同志們,國界辛苦了!
那么出國工作到底難不難呢?
在澳洲有一個“山東村”,哪里生活著來自中國山東濟南一個村莊的上百號村民,而這些人是憑借著電氣焊手藝來到澳洲打工賺錢的。
舉個栗子:
2005年,尹法剛在深圳一家船廠干活。因為電焊手藝很好,被招去澳洲打洋工。按照澳洲當地規定,焊工工資較高,每周常規干活38小時,每小時能掙36澳元。如果周末加班的話,工資是平時的1.5-2倍。算下來,每月扣稅后約有3000多澳元拿到手,相當于月薪人民幣2萬元。
不到澳洲3年時間,尹法剛就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在澳洲買了別墅,開上了名車。尹法剛的經歷傳到其他村民那兒。很多村里的青年也學他勤練技術,苦學英語,去澳大利亞打工。
有一位村民是這樣說的:“外國人懶,周末都不上班,開著車去海邊玩。咱中國人好錢,周末能加班就加班。”
舉這個栗子是想說明,這些村民都能靠著自己的手藝出國工作,而當時出國的條件并沒有現在這么好,交通也沒有現在這么便利,但是他們都能做到。那換成現在出國方便、國家政策支持、我們也有足夠的教育背景做依靠,那么出國工作是不是就變得簡單很多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