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有一部名叫《中國推銷員》的電影上映,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中國某通訊公司推銷員嚴鍵,在長期戰亂的北非某國開拓業務時,發生的一系列驚險故事。
就拍攝水平來說,這部電影并不算好,票房連一千萬都不到,很快就被人們所淡忘。
但是,小棗君今天要和大家說說,《中國推銷員》背后的故事。
因為它講述的,正是華為中興這兩家中國公司的員工在海外艱辛打拼的真實故事。
經濟全球化,中國企業也在不斷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但是,如果要問,哪些公司在國際化方面做得最好?毫無疑問,就是華為和中興。
以華為為例,在全球160多個國家有分公司或代表處,2016年的5216億營收中,超過60%來自海外市場。甚至有人說,如果你在海外遇到麻煩,找華為當地辦事處比找大使館還管用。
作為一個入職后就直接去了海外、長期扎根奮斗的老通信汪,小棗君對海外工作是有發言權的。
出差海外,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短期出差,例如參加展會、拜訪客戶、參觀交流等;還有一種,是常駐海外當地辦事處,拓展業務,經營市場,實施工程,交付項目等。本文所說的海外工作,都是指后者,也就是長期在海外工作的情況。
我們通常都自嘲我們屬于“三高”職業:高難度、高風險、高回報。
仔細想想,還真的是貼切。
先拿這個“難度”來說吧。
常駐海外的工作難度確實是相當的大。
首先,你的外語能力必須過關,這是基本要求。
其次,海外工作對個人業務能力的要求非常高。
最早開拓海外市場的時候,華為中興都是派一個人單槍匹馬去一個國家,租房子,辦手續,招員工,跑客戶,全靠自己搞定,難度可想而知。
即便到了現在,該建的辦事處都已建好,基本進入了正軌,但是辦事處規模有大有小。對于小辦事處,團隊人數不多,有的時候甚至市場經理就你一個人,或者工程技術人員就你一個人,非常考驗你“獨當一面”的能力。業務不熟練?哭都來不及!
想要找國內同事求助?也沒那么容易。
在海外,尤其是和國內時差較大的國家。你白天遇到問題需要總部支持,國內是半夜,一次兩次還好說,總不能天天半夜騷擾人家吧?再說了,國內專家要支持全球的同事,不可能點對點專門伺候你一個人。 發郵件的話,通常也無法及時得到回復。有時候,你要等到第二天睡醒,才能得到回復。
總之,距離和時差等客觀條件的限制,考驗你的個人能力,對工作效率的影響非常大。